近期,如祺出行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中金公司、华泰国际、农银国际为联席保荐人。2024年以来,网约车平台“扎堆”赴港上市,除了如祺出行之外,曹操出行、嘀嗒均正在IPO排队中。值得注意的是,如祺出行、曹操出行的联席保荐人均包括农银国际和中金公司。
本次上市,如祺出行募集资金预计用于自动驾驶及Robotaxi运营服务开发活动;出行服务产品升级及运营效率提升;扩大用户群、提高市场份额;投资、收购以及补充营运资金等。
如祺出行,自2019年初由广汽及腾讯全资子公司Tencent Mobility携手创立以来,已在大湾区崭露头角,但其在市场中的位置仍显得相对受限。公司历史可以追溯至广汽与Tencent Mobility的合作框架协议,在创立伊始就得到了广州公交集团、红峰投资、达溢投资、Higher Capital、Jovial Lane等投资者的支持。
如今,如祺出行的服务不仅连接了乘客与司机,更将整车制造商、车辆服务提供商以及自动驾驶解决方案提供商紧密联系在一起,业务范围涵盖了出行服务(即网约车及Robotaxi服务)、技术服务(主要为人工智能数据及模型解决方案以及高精地图)、同时还为司机及运力加盟商提供全套支持的车队管理及服务。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如祺出行战略性的专注9个聚焦城市(其中大部分位于大湾区)。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按2023年的交易额计算,如祺出行在大湾区的出行服务交易额排名第二,用户渗透率超过45%,并且,根据交通运输部发布的资料,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在交通运输部订单合规率上17次名列第一,这些成绩无疑令人瞩目。然而,当与滴滴的对比时,如祺出行的市场地位便显得尤为突出其局限性。
大湾区的出行服务市场高度集中,按交易额计算,前五大参与者占市场份额的74%。其中,排名第二的如祺出行仅占5.6%的市场份额,相较于滴滴高达56.5%的份额,还不到零头。
在订单量上,截至2023年末,如祺出行出行服务订单规模达到9770万单,虽然表现不俗,但与曹操出行同期超4亿订单量以及滴滴同期百亿订单量相比,仍显得较为逊色。可以说,如祺出行在大湾区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与滴滴等巨头的竞争中,其市场份额和订单规模仍有待提升。
本次上市,公司计划“加码”Robotaxi业务,其募集资金的40%预计将用于自动驾驶及Robotaxi(内置L4级和L5级自动驾驶技术的无人驾驶共享出行汽车)运营服务研发活动。招股书显示,Robotaxi目前处于早期阶段,正在选定地区进行实际实验和商业试点项目。公司指出,Robotaxi预期于2026年实现大规模商业化,预计在2030年前,Robotaxi将进入成熟的商业化阶段,并在全球主要地区广泛采用。
当今的网约车市场既涵盖了曹操出行、首约汽车、T3出行、滴滴出行等自营平台,也包括美团打车、高德打车等聚合平台,以及嘀嗒、哈啰出行等顺风车平台,网约车行业供给相对充沛的同时也暴露了一些问题。
以往司机们普遍反映的抽成“套路”多、抽成比例过高的问题也受到了监管部门的重视。2024年4月,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印发2024年交通运输新业态出行服务质量提升行动工作方案,提出开展交通运输新业态出行服务质量提升行动,其中巩固降低过高网约车抽成比例效果,增强网约车司机获得感。
据一位北京的网约车司机透露,目前网约车的最高的抽成比例是29%,其跑过的部分网约车平台的平均抽成比例接近这一红线。但这些平台具体到每一订单的抽成比例并非固定不变,而是会根据路况拥堵程度、时间长短、订单距离等因素动态调整,通常情况下,长途订单的抽成比例相对较高,而短途订单的抽成比例则相对较低。
另一位曾经跑过如祺出行的司机反映,平台抽成比例波动确实挺大的,通常并且从三方平台转接过来的单子抽成比例会更高。
尽管监管部门已经采取措施降低网约车抽成比例,但在监管和优化的过程中,新的问题也逐渐浮现。根据黑猫投诉官网的反馈,有不少司机投诉如祺出行等平台存在“乱罚款”的现象。这些司机纷纷表示,如祺出行存在对司机行为的处罚标准模糊、处罚过重,甚至存在无故处罚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