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多家公募基金纷纷对旗下持有的一些股票出手,调整其估值,有的ST股估值甚至直接降到了0元。这些股票大多因长期停牌或连连跌停引起市场关注。不过,由于这些股票潜在风险早已显现,它们通常不在主动管理的权益基金的投资列表上,更多是被指数基金作为市场覆盖的一部分,持有比例小,因此估值下调对整个基金净值影响不大。
具体来看,富国基金、工银瑞信等多家基金公司近期依据相关规定,对各自持有的问题股票进行了估值调整,比如富国基金将东旭蓝天估值调整为0.92元/股,而工银瑞信则对威创股份给出了0元的估值。此外,ST股方面,申万菱信基金对数只即将或已步入退市流程的ST股估值大幅下调至0.09元。值得注意的是,即便如此,由于这些股票在基金中的权重轻,对整体净值影响有限。
另一方面,无论是公募还是私募,都难以完全避开市场中的“地雷”。例如,*ST超华和ST长康的暴跌,就让持仓的机构遭受不小损失。面对此景,基金经理们普遍趋于谨慎,加强风控,避免问题股入库。同时,一些非ST股也因各种因素出现显著下跌,考验着基金的选股智慧。有基金经理透露,在严格监管环境下,更倾向于选择基本面稳固、行业景气上行的龙头公司,认为当前多数板块估值合理,系统性风险可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