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价格大战似乎鸣金收兵,多家合资品牌悄然调高售价,预示着市场战略的微妙转向。7月中,宝马宣布下半年聚焦业务品质,助力经销商稳步布局,被外界解读为退出激战的决心。奔驰、奥迪随其后尘,传出国产大牌沃尔沃、大众、丰田、本田也将调整价格,引发业界热议。
而比亚迪却在这场“退烧”潮中逆流而上,新车型频出,价格直逼冰点,尤其海洋网系列,硬生生将“内卷”推向高潮。5月末至今,从秦L DM-i到宋系列,再到海豹新款,比亚迪新品迭出,不仅展示出强大的产品线扩展能力,更以实际行动降价抢市,如海豹新款直降数千乃至上万,誓将市场竞争推向白热化。
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早有预言,新能源汽车变革刻不容缓,企业需全速前进。比亚迪公关负责人李云飞更是在公开场合强调,“内卷”中求生存,中国汽车业越“卷”越勇。事实印证了这一策略的有效性:7月,比亚迪新能源车销量高达34.24万辆,再创月度新高,市场份额稳坐三分之一宝座。随着新能源车渗透率过半,比亚迪正以降价和推新双管齐下,巩固领头羊位置,同时也迫使同行加快创新步伐。
反观广汽、长城、一汽等,对“内卷”持保留态度,高管们呼吁行业应回归理性竞争。然而,销量数据透露出他们的困境,如广汽集团销量显著下滑,旗下合资品牌亦受波及,不得不面对市场寒冬的严峻考验。
专家张翔分析,市场“内卷”实则加速了优胜劣汰,无需过分忧虑。正如历史所示,激烈的市场竞争终将筛选出强者,中国汽车产业有能力应对合资品牌变动,且有政策与召回机制护航消费者权益,确保行业健康发展。简而言之,“内卷”之下,机遇与挑战并存,中国汽车市场正以独特的方式,书写着产业升级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