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经济在我国迅猛兴起,无人机市场尤为亮眼。据统计,今年上半年新增无人机注册量接近60.8万架,较去年增长48%,飞行小时数总计981.6万小时,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动力。
近期,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与市政府新闻办联合组织的调研团,深入探访了低空经济的前沿阵地,包括上海石化碳纤维中心、多家无人机企业及应用基地,如丰羽顺途、华东无人机基地等,揭示了无人机技术在物流、医疗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前景。
丰羽顺途,顺丰旗下的低空智慧网络构建者,其无人机“丰舟90”能携带10公斤货物飞行120公里,已在上海至舟山间搭建起海岛物流场景,未来将为沪上市民提供高效快递和生鲜冷链服务。企业不仅在今年初取得全国首张无人机运营资质,更实现了数百条航线的开通,累计飞行近百万次,运输货物超420万件,覆盖距离近500万公里。特别是在5月,完成了首次华东基地至龙华机场飞行验证,目前在舟山与上海金山之间执行每日10架次的常态生鲜运输任务。
此外,无人机送药服务也取得突破,丰羽顺途开通了上海首条跨江快速送药航线,8公里只需几分钟,大大缩短了紧急医疗物资的递送时间。这些进展预示着无人机在货物、药品、文件传输上的广泛应用即将到来。
低空经济正以无人机为核心加速商业化进程,上海市政府更是发布了2024-2027年低空经济产业发展蓝图,目标直指500亿以上的核心产业规模,旨在打造研发、制造、应用、服务于一体的产业高地。依托丰富的航空人才资源与政策支持,上海汇聚众多eVTOL创新企业,探索多元应用场景,如跨城载客、智慧物流配送等。
华东无人机基地作为重要一环,拥有广阔空域与多条物流航线,吸引近40家企业入驻,总投资额高达33.3亿元。而碳纤维技术的应用,则为无人机提供了既轻便又强韧的“骨骼”。上海石化作为国内碳纤维生产的领军企业,其产品正助力无人机实现轻量化、高性能,进一步推动低空经济的商业化进程与产业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