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美联储出乎意料地大举降息50个基点,仿佛给全球经济打了一剂强心针,但转眼间,这股鸽派浪潮似乎戛然而止,让全世界措手不及。新西兰联储紧随其后,同样采取了超常规的50个基点降息举措,成为第二个如此行动的G10国家央行。然而,随着美国非农就业数据的惊艳亮相,市场对美联储继续激进降息的期待迅速降温,11月会议的焦点也从降多少变为是否降息。
这波反转直接引发了金融市场剧变:10年期美债收益率突破4%,美元汇率强势复苏,ICE美元指数攀升至八周高位,彭博美元综合指数连涨八日,创年内最长连涨记录。美元对G10货币全线上涨,特别是新西兰联储降息当日,纽元对美元的跌幅尤为显著。市场情绪转变,美元空头回补,投资者纷纷调整策略,为美元可能的持续走强布局。
与此同时,美联储年内降息预期大幅下调,从月初的近70个基点锐减至44个基点,11月维持利率不变的可能性升至17%。美债收益率全面上扬,尤其是被视为全球资产定价基准的10年期国债收益率触及七周高位,而两年期美债收益率六天内五次上涨,显示市场对利率走向的敏感与警惕。
美联储内部对于9月的大幅度降息决定似乎也存在分歧,这一点在最新公布的会议纪要中得到证实。部分官员认为仅需降息25个基点,且强调应逐步调整利率而非突施重拳。经济学家分析指出,纪要透露出的谨慎态度及对50个基点降息决定的不安并非少数人的立场。结合经济数据近期的积极表现,市场不禁疑惑,美联储这番操作背后,是被数据暂时的波动所误导,还是出于对即将到来的美国大选的深思熟虑?
今晚,新一轮美国CPI数据即将公布,又一场市场“大考”即将上演,投资者屏息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