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住建部今日公布的数据,10月份全国房地产市场呈现出明显的止跌回稳势头。10月份全国新建商品房网签成交量环比增长6.7%,同比增长0.9%,这是自去年6月份连续15个月下降后首次实现增长。二手房网签成交量环比增长4.5%,同比增长8.9%,连续7个月同比增长。新建商品房和二手房成交总量环比增长5.8%,同比增长3.9%,自今年2月份连续8个月下降后首次实现增长。
10月份的房地产市场表现超出预期,全国新建商品房和二手房的成交总量环比增长5.8%,这是自2007年以来“银十”首次超过“金九”,显示出市场回暖的迹象。中指院分析师孟新增表示,住建部披露的10月份数据表明,此前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对于提高市场信心、稳定交易量起到了重要作用。
据中指院监测数据,10月全国重点100城新房销售面积环比增长31%,同比由降转增,这是自去年6月以来同比首次转增。在二手房市场,全国20个重点城市10月份二手住宅周均成交套数较9月周均增加16.6%,同比增长20.2%,增幅较9月有所扩大。在“以价换量”效应的带动下,二手房成交持续活跃,10月环比由降转增,同比增幅超两成。综合来看,10月二手房市场成交表现总体要好于新房市场。
价格方面,中指院数据显示,受高端项目集中成交等结构性因素影响,10月百城新建住宅均价为16532元/平方米,环比上涨0.29%,涨幅较9月扩大0.15个百分点,同比上涨2.08%。43个城市环比下跌,数量较上月减少20个。10月百城二手房价格环比跌幅收窄,其中一线城市环比跌幅收窄至-0.17%,初现止跌回稳态势。
近期市场出现的新房“涨价”、二手房“跳价”现象,分析师认为这可能是一二线城市中核心区域的个别现象,未必能代表当前市场的总体走势。所谓的“涨价”、“跳价”现象,可能只是特殊个案,对新房来说,那些“涨价”的项目或房源中是否有自我炒作的情况,也需要仔细甄别。当前市场的主要态势仍然是稳住成交量,防止市场进一步下跌。在成交量没有稳住的前提下,即使出现个别“涨价”案例,也不具有普遍性,难以持久,因为市场上有大量的房源可供买家选择。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的重要目标是在成交量上止跌,并在价格上稳住,使市场得以长久、健康发展。
从库存量角度来看,中指院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底,50个代表城市商品住宅可售面积达3.37亿平方米,较2023年末下降约2.6%,主要受供应缩量影响。按近12个月月均销售面积计算,50城短期库存出清周期为22.8个月,较2023年末延长5.2个月,达到上一轮“去库存”以来的出清周期高点。截至今年9月底,一线城市出清周期为16.4个月,二线代表城市为21.2个月,三四线代表城市为33.6个月,短期库存去化压力仍然较大。从供求关系来看,目前市场总体的库存量仍然较高,以价换量,加大去库存力度,仍是当前市场的主流。
10月份房地产市场呈现出止跌回稳的势头,成交量显著增长,价格也开始企稳。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在稳定市场、提高成交量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预计未来市场将进一步企稳回升,逐步恢复健康发展的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