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寒武纪在基金界的贡献和财富故事,让人联想到当年基金经理与茅台的紧密合作。去年寒武纪股价领涨所有股票,进入2025年,其股价再创新高,市值突破3000亿元。暴涨十多倍后,寒武纪已成为科创板巨头,仅次于中芯国际和海光信息。
正如消费升级时代茅台让年轻基金经理声名鹊起,如今科技升级背景下,寒武纪等科技股也让一批年轻基金经理崭露头角。尽管寒武纪基本面并不强劲,但股价上涨确实为许多基金和个人投资者带来了丰厚回报。公募基金在十倍涨幅后加速买入,进一步推高了股价。显然,这种现象对高质量业绩增长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1月10日,寒武纪在公募基金持续资金支持下,市值达到3000亿元,再次带动人工智能赛道火热。多个基金经理从其他赛道转向人工智能,推动AI相关股票大幅上涨。招商移动互联网基金经理张林表示,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突破带动算力需求激增,促使芯片和其他网络设备需求爆发。平安鼎越混合基金经理林清源认为,AI赛道受益于明确的产业趋势和资金布局,类似2015年的“互联网 ”行情,尽管短期业绩未兑现,但主题性强、稀缺性高,吸引大量资金参与。
基金经理普遍认同“龙头股”溢价。民生加银基金朱辰喆指出,国产AI芯片替代需求迫切,已上市的公司在算力芯片领域领先,有望受益于政策支持。华东地区一位重仓寒武纪的基金经理也认为,头部企业在AI芯片领域有技术优势,市场对其未来充满期待,愿意支付较高估值。
然而,寒武纪等公司的巨大押注似乎背离了传统选股标准,更注重远期空间。平安鼎越混合基金经理林清源解释,初期成长型科技公司因尚未盈利,传统财务指标难以评估其价值,选股时更看重市场空间和技术能力。长城智能产业基金经理赵凤飞认为,AI的发展带来算力需求提升,有可能在未来实现大规模盈利。
对于科技股的估值,南方科技创新基金经理王博提出,初创期使用市占率等非财务指标,成长期则用P/S、P/FCF等方法。招商移动互联网基金经理张林强调,技术能力和管理能力是选择科技股的核心标准。民生加银朱辰喆认为,估值反映企业的成长前景,在产业趋势明确向上时,估值也会相应提升。
总之,基金经理对科技股的估值方法各异,但核心在于产业趋势。十倍涨幅的寒武纪给投资者上了一堂生动的课,预示着未来AI赛道将继续被公募深度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