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DeepSeek的问世,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股关于人工智能普及化和规模化应用的讨论热潮。中国银行业迅速反应,尤其是中国银行率先发布了《支持人工智能产业链发展行动方案》,计划在未来五年内提供不少于1万亿元人民币的专项综合金融支持,这一举措无疑为本已火热的人工智能市场添了一把柴。
据了解,《支持人工智能产业链发展行动方案》是中国银行经过长时间酝酿后推出的,旨在响应国家经济工作会议的精神,并将其作为推动自身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步骤之一。虽然其他银行也在关注并支持科技金融领域的发展,但像中国银行这样专门针对整个人工智能产业推出全面服务方案的情况尚属首次,这在业内引起了不小的反响。
与此同时,其他主要大中型银行也在积极布局人工智能领域。例如,邮储银行已为华为、摩尔线程等企业提供近千亿的综合授信,并深入研究大模型算法、大数据、AI芯片等方向。根据易观千帆的报告,截至2023年底,银行业对科技型企业的贷款余额高达13.44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超过30%。这些数据表明,人工智能及相关领域的融资需求正快速增长,吸引了大量资金涌入。
此外,随着技术成本下降,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变得更为广泛,这不仅促进了上下游产业的发展,也为金融服务提供了新的增长点。如金融科技上市公司长亮科技CEO李劲松所言,以DeepSeek为代表的大语言模型极大地降低了企业进行大模型训练的成本,为人工智能的应用普及奠定了基础。
展望未来,银行业对于人工智能产业的支持将更加系统化和专业化。中国银行通过启动“中银科创+”人工智能生态伙伴计划,旨在与产业链条中的企业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关系。同时,该行还推出了覆盖全产业链环节的全周期服务模式,包括上游要素供给、中游技术创新及下游场景应用等。这一系列措施标志着银行业对人工智能产业的支持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然而,尽管前景乐观,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比如初创公司由于技术转化周期长而难以盈利的问题。对此,部分银行已经开始采用灵活的贷款政策和技术评估方法来支持早期创业公司。专家认为,随着人工智能相关产业融资方式的日益多元化,银行业也将不断探索适应新技术特点的风险评估和服务模式,以更好地服务于这一快速发展的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