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未来,氢能产业将在构建清洁、低碳、高效的全球能源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据国际能源署预测,到2050年,全球氢气需求将达到约1亿吨,其中大部分来自绿氢。然而,绿氢产业化面临催化剂性能问题的挑战,开发低成本、高效且稳定的催化剂成为关键。
我国科学家在这一领域取得了突破。复旦大学张波团队通过“熟化诱导嵌入方法”,合成了高催化活性和稳定性的铱/铈嵌入式负载催化剂,减少了贵金属用量并提高了绿氢生成效率。该成果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经过6000小时测试,这种催化剂使PEMWE设备寿命长达15年以上。
氢能具备清洁环保、能量密度高、来源丰富等优势,是替代化石能源的重要手段。政策层面,各部委及地方已出台多项举措,加快氢能源建设。例如,《加快工业领域清洁低碳氢应用实施方案》提出拓展氢能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场景,提升技术装备水平。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将于2025年起施行,氢能首次被纳入能源管理体系,提升了其法律地位。全国23个省(区、市)将发展氢能作为能源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向。
市场方面,中国氢能联盟预计,到2025年,我国氢能产业产值将达到1万亿元;到2050年,氢气需求量将接近6000万吨,实现二氧化碳减排约7亿吨。A股市场涉及氢能源的概念股众多,根据业绩快报和预告净利润下限计算,2024年净利润同比增长的有53只,如长盈精密、中集集团等。估值方面,17股市盈率低于30倍,19股市净率低于2倍。部分概念股未来增长潜力较大,如金发科技、中国动力等。机构一致预测显示,龙净环保上涨空间最高,达到5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