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正在重塑汽车产业。2025上海车展上,智能座舱技术和辅助驾驶技术成为焦点。多家头部供应商透露,智能座舱产品正朝着功能集成的方向发展,但由于涉及多个领域,不同厂商的产品差异明显。对于AI大模型融入智能座舱,业内存在争议,主要担忧技术不成熟和安全验证不足。
功能集成是主流趋势,但各厂商路径各异。伟世通、中科创达、德赛西威等选择聚焦座舱域控制器,通过高通芯片提升CPU能力。伟世通工作人员表示,功能集成降低了整车厂成本,但也增加了供应商的集成难度。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乘用车前装标配座舱域控制器交付量将大幅增长,市场规模达360亿元。均胜电子则推出整套智能座舱解决方案,融合了AI大模型、可折叠方向盘等多项技术。科大讯飞也从软件入手,推出星火汽车智能体平台,强调大模型在座舱感知与交互中的作用。然而,AI大模型上车仍面临技术不成熟和安全隐患等问题,引发行业人士担忧。工信部已发文要求降低频繁OTA,确保新技术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