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企业从关注“价格”转向“价值”,从“同行”转向“用户”,提升创新动力和市场竞争力,将带来效率和技术进步,提供更多优质优价的产品和服务。企业练好内功,行业协同共建,激发市场活力和创新潜力,才能实现投资有回报、企业有利润、员工有收入、政府有税收,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近期,外卖平台的“低价换市场”“以价换流量”行为引发关注。市场监管部门已约谈相关企业。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平台“内卷式”竞争不利于行业发展,也不利于商家成长。但有人认为,这种竞争能让消费者受益,整治反而减少“平台福利”。实际上,需要厘清的是,对消费者而言,平台“内卷式”竞争是利大还是弊大?
以“仅退款”服务为例,短期内看似能减少物流成本、提高沟通效率,改善购物体验。但从长远看,个别消费者钻规则漏洞“薅羊毛”,甚至“恶意退款”,平台则将增加的售后成本转嫁给商家,导致商家采取低质低价策略,降低服务品质,最终损害消费者利益。再如“价格战”,短期内消费者确实能享受一些“福利”,但每轮“烧钱大战”后都会伴随着涨价,长期来看,服务和商品质量受损,弊大于利。
当前电商市场竞争激烈,各大平台在“争流量”上不断出招。然而,质量过硬、价格公道的商品和服务才是消费者所需,也是实现共赢的关键。平台应持续创新,营造有活力、有秩序、更公平的消费生态,避免低质低价的“内卷式”竞争。向着增量市场和价值创造努力,才能拓展电商行业发展空间,实现多方共赢。竞争是常态,也是发展动力。整治“内卷式”竞争并非不要竞争,而是要引导企业开展差异化竞争,走创新发展之路,提供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这样既能形成企业的长期竞争优势,又能构建健康、良性、可持续的行业生态,把赛道变成越走越宽广的蓝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