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人民银行公布了前三季度金融数据,揭示了“存款搬家”现象背后的原因。数据显示,前三季度人民币存款增加了22.71万亿元,其中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增加了4.81万亿元。9月份非银存款明显回落,而居民存款则大幅增长,至9月末住户存款增长了12.73万亿,较8月末增加了近3万亿。

权威专家解读称,“存款搬家”是居民根据资产回报率变化,将储蓄转换成其他资产的现象。今年以来,非银行金融机构存款增长较快,主要与非银存款定期化和同业存单增加有关。一位券商宏观分析师指出,非银存款高增并不等于资金流入券商,银行理财子、保险资管的同业存款大幅增长也会导致非银存款增加。从9月份的数据来看,此前市场对居民存款搬家现象有所过度解读。
此外,非银存款并非专指证券公司的保证金存款,而是包括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持有的同业存单。有银行业内人士表示,尽管同业存款利率下调,但仍高于居民存款利率,部分存款通过基金、理财存入同业。七八月份是政府债、专项债发行高峰期,商业银行购买这些债券导致负债规模扩大,这也解释了月度非银数据的增长。
近期,银行理财存量规模在季末出现回落,普益标准数据显示,9月末银行理财存量规模降至30.82万亿元。多位银行人士表示,含权类产品的销售占比虽有所提升,但未出现爆发式增长。某上市银行总行人士透露,该行基金产品销量并未大幅增长,挂钩指数的产品更受欢迎。三季度债券市场低迷,一些客户选择赎回至银行账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