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汽车以旧换新和报废政策推动国内新车销量增长超过11%,同时大量二手车涌入市场。2025年上半年,国内二手车交易量达到957.01万辆,同比增长约2%,交易金额超过6000亿元。为消化库存,拍卖成为越来越常见的销售方式。

燃油车通常单辆拍卖,而新能源车则打包出售,一包数量从十几辆到上百辆不等,且年份、款型相近。中国拍卖行业协会副会长韩涛解释说,出行平台拥有大量新能源车,更新速度快,导致大批新能源二手车通过拍卖进入市场。《2024年中国机动车拍卖市场统计年报》显示,传统燃油车仍占主导地位,插混汽车市场份额也在上升。此外,泡水车等事故车的成交量稳步增加,电动汽车事故车拍卖量复合增长率高达70%。
事故车主要通过拍卖处置,2024年近90%的事故车辆通过这种方式处理。普通事故车主要是碰撞和火灾,特殊事故如洪水、暴雨。数据显示,2024年普通事故车拍卖量约为47.7万辆,特殊事故车约为5.6万辆。小言新能源创始人邓东旭表示,新能源车更容易出现高损失事故,推动了拍卖市场规模快速增长。预计到2029年,电动事故车至少达到5万辆。
除了整车交易,事故车还常被拆解成关键零部件销售,如发动机、变速箱、三电系统等。修理厂和二手车商表示,无法修复的事故车会被拆解销售,利润较高。2020年至2024年,用于拆解的事故车拍卖量从5400辆增至2.45万辆,预计到2028年增长率接近40%。王郁峰指出,电动汽车事故车更适用于精细化拆解,电池再循环利用涉及更多行业,创造更多价值。
随着新车价格下降,二手车市场价格竞争激烈。2024年全国机动车拍卖均价降至4万元/辆,降幅超11%。成交价5万元以下的车辆占比高达78.86%,而20万元以上车辆份额缩水至2.42%。车龄结构向高龄车倾斜,6年以上车龄的车辆份额增长3.95个百分点,占总成交量超过7成。具体来看,3年以下车龄均价为9.00万元/辆,3-6年车龄均价为5.58万元/辆,6-10年车龄均价为3.58万元/辆,10年以上车龄均价降至2.14万元/辆。燃油车拍卖均价为3.87万元/辆,纯电动车型为4.64万元/辆,插混车型为6.11万元/辆,其中插混车型均价下滑幅度最大,达28.9%。
未来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流入二手车市场的新能源车将增多,相应的服务需求和服务标准也将跟上。拍卖方式多样,包括实时拍、现场拍、线下线上联合同步拍等。新能源汽车目前采用“打包拍”的形式,未来是否单独拍卖还需视车辆情况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