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低空经济领域迎来多项重大活动,市场关注度持续提升。11月下旬,湖南长沙举办了2025湖南(国际)通用航空及低空经济产业博览会,签约项目总投资超44亿元,并发布多项行业标准和技术。中国证券报报道,预计到2025年,我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将达1.5万亿元,2030年突破2万亿元。此外,工信部在武汉宣布启动卫星物联网业务商用试验,为期两年,旨在丰富卫星通信市场供给,支撑商业航天和低空经济发展。

本周四,两项重要活动同步开幕:一是“2025低空装备产业创新发展大会”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举行;二是2025亚洲通用航空展(AERO Asia)在珠海举办,聚焦无人机和智能飞行器等前沿技术。贵州高原山区也成功试飞了吨级eVTOL航空器,实现跨城低空物流运输,标志着我国在该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峰飞航空还发布了全球首个“海空一体低空经济解决方案”,加速低空经济规模化应用。国金证券和华创证券均看好低空经济的未来发展,预计四大应用场景将受益:文旅消费、载客出行、物流运输和生产作业。
目前,A股市场共有271只个股涉及低空经济概念,总市值约3.91万亿元。今年低空经济板块指数上涨近三成,超七成概念股股价上涨。业绩方面,前三季度有150股净利实现正增长,其中惠柏新材、千方科技、中邮科技等增幅居前。机构预测,智明达、海格通信、纳睿雷达等公司未来几年有望延续高增长态势。宗申动力则通过中小型航空活塞发动机产品线,保持稳健发展势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