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英伟达公布第三财季财报后,华尔街知名“大空头”迈克尔·伯里在社交平台上指责科技巨头财务不实。对此,英伟达迅速回应,发布了一份详尽备忘录,反驳伯里的指控及一篇题为“能发现6100亿美元欺诈行为的算法”的文章。

英伟达逐条回应了伯里的指责,强调其业务实践、财务披露和人工智能投资周期被错误描述。备忘录指出,英伟达不使用特殊目的实体,不依赖供应商融资,且应收账款天数保持在53天左右,与过去几年平均值相符。对于所谓“6100亿美元”循环融资的指责,英伟达表示毫无根据,第三季度战略投资仅约37亿美元,今年迄今约47亿美元,远低于全球私人资本规模。此外,英伟达还澄清其投资组合中的公司主要通过第三方筹集资金。
伯里此前警告称,科技巨头可能低估了与人工智能基础设施相关的折旧费用,延长资产使用寿命以提高收益。他估计,从2026年到2028年,整个行业折旧数据可能低估约1760亿美元,并指出甲骨文和Meta等公司的利润在未来十年可能高估超过20%。伯里透露,截至9月30日,他持有大量针对几只人工智能相关股票的看跌期权头寸,包括英伟达和Palantir Technologies。
英伟达则为其会计和运营做法辩护,指出强劲的现金转换情况证明收入质量良好,第三季度运营现金流为238亿美元,自由现金流为221亿美元。自2018财年以来,长期自由现金流一直约占公认会计准则净利润的98%。备忘录还反驳了有关利润率、折旧和监管风险的指控,强调保修成本反映了Blackwell架构的复杂性,坏账费用微不足道,且未收到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调查通知。关于内幕交易的指控,英伟达称这是对第三方基金行为的误解。
雷蒙德詹姆斯分析师西蒙·莱奥波尔德评论称,系统性欺诈的说法与英伟达基本面不符,认为其在人工智能相关机会上的投资是恰当的。他预计到2026年Blackwell出货量将带来规模和可见性,但也提醒需关注电力限制、产品量产复杂性和潜在的超大规模企业资本支出放缓等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