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11月17日,PLANCK代币报价为0.00842美元,24小时内上涨6.3%,成交额突破2850万美元,总市值约为8420万美元。当前价格正处于强势突破后的高位震荡阶段——PLANCK于11月15日放量突破0.0080美元这一关键心理关口,并一度上探0.0089美元,创下近三个月新高。近期随着AI代理(AI Agent)与去中心化计算赛道热度飙升,作为专注AI代理经济底层基础设施的新兴项目,PLANCK凭借其独特的“代理即服务”(AaaS)模型迅速吸引大量短线与长期资金关注。目前多空双方在0.0082美元支撑位附近激烈博弈,若能有效守住,有望向0.010美元整数关口发起冲击。
,PLANCK项目在2025年第四季度实现从概念验证到生态落地的关键跨越。最重磅的进展发生在11月9日,项目方正式宣布其主网“Planck Core”v1.0上线,并同步开放AI代理注册与任务市场。该网络允许任何人部署自主AI代理,通过执行链上任务(如数据分析、跨链套利、内容生成)获取PLANCK奖励。据官方数据显示,主网上线72小时内已有超过8500个独立AI代理完成注册,累计处理任务超23万次,链上交互活跃度远超同类项目早期阶段。
紧接着在11月14日,PLANCK与去中心化AI基础设施协议Bittensor达成技术合作,PLANCK代理将作为专用子网(subnet)接入Bittensor的全球AI训练网络。这意味着PLANCK代理不仅能执行简单任务,还可参与复杂模型训练,获得双重奖励(PLANCK + TAO)。该合作极大拓展了PLANCK代理的能力边界,也为其代币创造了真实、可持续的消耗场景——每个代理注册需质押1000 PLANCK,任务执行需支付Gas费,且5%的协议收入将用于回购销毁。
在生态激励方面,10月31日,PLANCK基金会启动“Agent Builder Grant”计划,首期拨款300万美元资助开发者构建垂直领域AI代理(如DeFi监控、NFT估值、链上舆情分析)。目前已有17个团队获得资助,涵盖金融、游戏和社交赛道。此外,11月初,PLANCK已在MEXC、Gate.io和Bitget上线现货交易,并同步推出“Stake & Run”流动性挖矿,向PLANCK/USDT池提供年化超110%的双代币奖励,显著提升二级市场深度与用户粘性。
从技术结构看,PLANCK当前处于多头趋势中的强势整理阶段。0.0080美元已由前期强阻力转化为坚实支撑,近两次价格回踩均在此位置获得强劲买盘承接。短期支撑位下看0.00815美元,若有效跌破,则需关注0.0078美元的5日均线支撑;上方压力则集中在0.0088-0.0090美元区域,这是11月16日高点所在,一旦放量突破,将打开通往0.0105美元甚至0.012美元的空间。
链上数据显示,PLANCK的持币地址数在过去两周激增28%,目前已突破12.4万个,新增地址以小额持仓(1万-5万枚)为主,表明散户与AI开发者正积极入场。TokenView统计指出,11月11日至17日期间,链上共发生15笔单笔超过2000万PLANCK的大额转账,其中6笔流向新部署的代理质押池与任务奖励合约,疑似为主网运营资金调配。此外,前1000大地址合计持有约56%的流通供应量,集中度适中,未出现单一大户控盘迹象,有利于价格稳定波动。
技术指标方面,日线级别RSI目前为61,处于中性偏强区域,尚未进入超买状态,说明上涨动能仍有余力。成交量方面,尽管近期价格震荡,但日均成交额仍维持在2500万美元以上,远高于10月均值(约420万美元),反映出市场热度显著回升。结合OBV(能量潮)指标持续陡峭上行,表明资金流入趋势强劲。值得注意的是,PLANCK的24小时活跃地址数与AI代理任务执行量高度正相关,说明当前上涨由真实生态使用驱动,而非纯投机情绪。
展望2026年,分析师对PLANCK的前景普遍持高度乐观态度,尤其看好其在AI代理经济中的基础设施定位。AI与加密交叉领域分析师 Devon R. Kim 表示:“PLANCK是目前唯一实现‘代理注册-任务执行-奖励分发-质押约束’闭环的协议。随着Bittensor子网上线,其网络效应将指数级增长。若日活代理突破2万,PLANCK在2026年Q2有望冲击0.020美元。”
代币经济建模专家 Clara J. Mendez 则从销毁机制切入:“当前PLANCK日均销毁量约为18万枚,随着任务量增长,2026年Q1有望提升至50万枚/日。结合其8%的年通胀率,实际流通量增速将在2026年中转为负值。合理估值区间应在0.018至0.024美元。”
然而,也有分析师发出严厉警告。AI安全研究员 Theo L. Vance 指出:“AI代理的滥用风险极高,若出现大规模恶意代理攻击DeFi协议,PLANCK可能面临监管审查。此外,Fetch.ai、Autonolas等项目正加速布局同类赛道,PLANCK的技术领先窗口可能不足6个月。2026年价格波动区间可能在0.005至0.025美元之间,投资者需警惕高波动与叙事退潮风险。”
整体来看,PLANCK在2025年末展现出强劲的基本面与技术面共振。从Planck Core主网上线、与Bittensor的战略合作到开发者生态的快速扩张,项目正构建一个可扩展的AI代理经济基础设施。技术面上,价格突破关键阻力后高位震荡,链上数据显示用户活跃度与资金流入同步飙升,大户布局迹象明显。尽管面临AI安全监管与赛道竞争加剧的挑战,但分析师普遍认为PLANCK在AI代理底层协议设计上具备显著先发优势。其未来价格走势将高度依赖于活跃代理数量增长、任务收入规模扩大以及Bittensor子网的实际表现,这些因素将成为衡量其能否兑现长期潜力的核心指标。
,